小区门口修鞋的张师傅,干这行快三十年了。刚开始在街角摆小摊时,连个像样的工具箱都没有,就用纸箱装着几样针线和胶水。那时候有人笑话他,说年轻人干这个没出息,不如去工地搬砖挣得多。他没吭声,只是每次给人修鞋都格外仔细,鞋跟钉得歪一点都要拆了重弄,鞋底粘得不够牢就多抹两层胶。
后来城市管得严,小摊不能摆了。他找亲戚借了点钱,在现在这个位置租了间几平米的小门面。头半年生意不好,每天守着铺子,有时候一整天都没人来。他老婆劝他要不改行,他说再等等,现在大家鞋子坏了总要有地方修。他开始琢磨新手艺,不光修鞋,还学着给鞋子换底、上色,甚至能把磨破的皮鞋修补得看不出来痕迹。
慢慢的,来他这儿的人越来越多。有个白领姑娘,新买的高跟鞋跟断了,跑了好几家修鞋摊都没人敢接,张师傅研究了一晚上,用特制的胶水加钢钉固定,修好后姑娘穿了大半年都没再坏。这事传开后,好多人专门绕路来找他修鞋。现在他的小铺子虽然还是不大,但墙上挂满了各种修鞋工具,门口经常有人排队。
我认识一个开早餐店的朋友,前两年刚开店时差点撑不下去。他最开始只卖包子豆浆,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和面,忙到上午十点才能歇口气。可周围早餐店太多,他的包子味道没什么特别,第一个月每天都有剩包子。他没想着关门,而是每天收摊后去别的早餐店转悠,尝尝别人的味道,跟买早餐的人聊天,问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口味。
后来他发现附近上班族多,大家都赶时间,就把包子做成小个头的,一口一个,还增加了饭团和杂粮粥。他又琢磨着提前把粥装在保温杯里,顾客来了能直接拿走。这些小改动让他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。有一次他跟我说,最累的时候,凌晨切菜不小心切到手指,流着血还得继续揉面,那时候真觉得熬不下去,可一想到第二天还有老顾客等着买他的饭团,就又有了劲儿。
其实生活里这样的例子不少。楼下的王阿姨退休后学画画,一开始连线条都画不直,画出来的花像假的一样。她就每天对着小区里的月季写生,从春天画到冬天,花瓣的层次、叶子的纹路,一点点琢磨。现在她画的花鸟画,邻居们都愿意掏钱买。
这些人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理想,就是想把一件小事做好。他们遇到难处时也会犯愁,也会想过要不要放弃,但总在某个瞬间,因为一点小小的希望又坚持下来。就像张师傅说的,修鞋这行当看着简单,真想做好,得耐得住性子,一点一点磨。你看那些难走的路,走着走着也就顺了;那些觉得跨不过去的坎,熬着熬着也就过去了。
鼎盛配资-鼎盛配资官网-开户配资炒股-配资公司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