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7日晚,重庆市嘉陵江畔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:一名15岁少年在江中游泳时突然失踪,母亲在岸边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划破了夜的宁静。这起意外再次提醒人们夏季野泳的安全问题。
当晚20时30分许,江北区北滨路附近的嘉陵江水域仍有市民在消暑游泳。据目击者描述,失踪少年小张与同伴下水约十分钟后,在距离岸边30米处挣扎呼救,随后被湍急的江水卷入漩涡。母亲王女士见状立即冲向水边大声呼救,有热心群众试图下水营救但未能成功。消防救援人员接警后五分钟内抵达现场,经过两小时搜救仍未发现少年踪迹。
事发水域设有明显的“禁止游泳”警示牌,该区域因航道疏浚形成暗流,表面平静实则暗藏漩涡,近三年已发生多起溺水事故。参与搜救的蓝天救援队队员指出,少年未佩戴任何救生装备,事发时正值退潮期,水流速度远超普通人游泳速度。事后得知,少年刚结束中考,此次是瞒着家长与同学结伴野泳。
截至18日中午,由消防、公安、专业救援队组成的联合搜救力量已扩大至60余人,投入了巡逻艇、水下机器人及声呐设备。由于江水浑浊且深度超过15米,搜救工作进展缓慢。警方正沿下游5公里范围设置拦截网,但根据水文特征分析,落水者很可能被卷入回水区。心理干预专家已对情绪崩溃的母亲展开疏导,其丈夫正从外地赶回。
尽管管理部门设置了防护网和警示牌,仍有不少市民破坏防护设施下水。数据显示,今年入夏以来重庆已发生9起野泳溺亡事件,其中6起涉及未成年人。教育专家指出,这起事件暴露出多重问题:学校虽开展过防溺水讲座,但未进行实战演练;家长对子女外出动向掌握不足;公共场所救生设备配备缺失。重庆市教委紧急下发通知,要求所有中学在暑假前补上“体验式安全教育课”,市妇联同时启动“平安暑假”专项行动,组织志愿者在危险水域定点值守。
在救援指挥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,小张的书包静静躺在折叠椅上,里面装着崭新的高中录取通知书。邻居们回忆,这个喜欢打篮球的男孩原本计划暑假学习游泳,却因培训班名额已满决定“先自己试试”。他的同桌在江边摆放了一盏夜光灯,上面写着“江水太冷,快回家吧”。
心理学教授建议,家长应采用“约定式管理”替代简单禁止。截至发稿时,搜救仍在持续进行。江岸护栏上新增的救生圈在夕阳下格外醒目,而湍急的江水依旧拍打着礁石,仿佛在诉说这个夏天最沉重的警示。有关部门再次提醒:珍爱生命,远离野泳,若遇溺水应保持冷静采取仰漂姿势,切勿盲目施救。
鼎盛配资-鼎盛配资官网-开户配资炒股-配资公司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